在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发展中,巫山有两大特色和优势——
首先是气候和地域优势。巫山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境内海拔最低145米,最高2680米。年均气温18.4℃,年降雨量1049毫米,年日照时数达1542小时,无霜期达305天,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立体气候明显,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其次是特色产业已有一定基础,为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产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过多年的发展,巫山的烤烟面积常年保持7万亩以上,产量稳居全市第二;粮油播种面积达100万亩,是“全国粮油生产大县”;长江两岸适宜柑橘生长,建成了优质柑橘园12万亩、脆李等小水果基地5万亩等。已基本形成了以高山带烤烟、中山带粮油、低山带果蔬为主的“三带”优势农业特色产业体系。
与此同时,近年围绕主导产业引进和培育的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也有一定基础,全县已培育市县级龙头企业57家,年销售收入突破5亿元;发展起专业合作社478个,农民入社率达52%。
这些优势和特色为巫山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奠定了基础。
利用“空间”
发展十大特色产业
找到了发展的“空间”后,巫山通过在全县范围内反复论证,寻找到适宜发展的优势品种。今年,高水平编制了《巫山县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十大重点产业子规划,制定出台《巫山县大力发展山区特色效益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见》,十大特色生态特色农业产业的总规模将达到200万亩。
巫山重点发展的十大特色产业是:
——以全市烟草惠民工程建设为契机,提速发展现代烟草农业,规模化发展烤烟10万亩,打造全国优质烟叶生产基地。
——以高产示范创建为抓手,稳定发展优质粮油100万亩,巩固“全国粮油生产大县”地位。
——抓住三峡后扶等政策机遇,建设以纽荷尔为主的柑橘基地15万亩,打造全市优质柑橘生产基地县。
——以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为目的,建设城郊和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40万亩,其中大棚蔬菜3万亩、脱毒马铃薯20万亩、豌胡豆10万亩,打造县城和周边区县蔬菜供应基地。
——扶持建设魔芋种源基地5000亩,引导规模种植5万亩,打造渝东北最大魔芋生产及精粉加工基地。
——以巫山庙党、天麻和“三木”药材为主,打造10万亩中药材生产基地。
——通过推广嫁接换种技术,改良以核桃、板栗为主的干果基地10万亩。
——建设以巫山脆李、樱桃等为主的小水果基地10万亩,打造库区四季花香新景观。
——稳定发展生猪,提速发展山羊,积极发展土鸡,保证人均出栏1头猪,发展山羊100万只、土鸡500万只,打造库区山羊养殖大县和土鸡生产大县。
——挖掘县域水资源,开发大鲵等名优鱼类养殖,发展渔业养殖专业户2000户,提高县域渔业养殖的科技含量,开展增殖放流,年放流各类鱼苗1200万尾,培育库区有机鱼品牌,打造库区生态渔业基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