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促进生态涵养
2014年初,巫山县政府整合了财政、发改、扶贫、移民、林业等资金12275.5万元,重点扶持发展烤烟、柑橘、山羊等十大生态特色效益农业。
2014年上半年,巫山县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1.5万亩,其中在骡坪、竹贤、三溪等乡镇种植“三木”药材1万亩,在官渡、官阳、平河、红椿等乡镇种植以独活、牛膝为主的其它中药材5000亩,新增党参、天麻2500亩。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启动一年,巫山的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就出现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趋势。
“巫山作为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前沿阵地’,不仅要涵养好生态,更需要加快发展。”巫山县委书记何平说,发展始终是巫山的第一主题,也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巫山的生态涵养。
巫山是如何通过加快发展来促进生态涵养的?
顾名思义,作为生态涵养发展区,涵养好生态是前提。
然而,如何涵养生态是一个需要正确理解及科学实践的问题。“只有通过科学的发展,才能完成涵养生态的任务。”何平说。
巫山是如何通过发展来增加生态涵养,完成市委在五大功能区域发展大战略中赋予巫山的责任的?
“这就要寻找到发展的最大空间,抓好这最大空间里的发展。”何平说,“巫山最大的发展空间是特色效益农业,把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好了,就是最有效的生态涵养。”
特色和优势
是最大的“空间”
空间在哪里?在特色和优势上。
在寻找和拓展发展空间中,巫山对县域内的优势进行了仔细、科学的分析,并以市场需求来确定其“空间”的价值。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业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qq:330109733 电子信箱:help#n768.com(请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