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在现代中成药中,三七的应用同样广泛,是多种常见药物的基本原材料,如血塞通胶囊、血塞通片、复方丹参片、云南白药、复方丹参滴丸等药品都要用到它。
“之前三七被炒得价格太高,听说不少药厂都停产了不少药物。一些有实力的大型药厂也都扩大了自己的三七种植基地。”种植户张先生介绍说。据了解,云南白药、华神集团、天士力和白云山等上市公司都有自己的三七种植基地,而且近年来其规模和产量都在不断扩大。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在三七价格暴涨期间,相关中药类上市公司遭受了巨大的成本压力。如今,三七价格不断下跌,相关公司的成本也缓解不少。
记者查阅最新的上市药企业绩报告发现,三七降价驱动不少药业业绩出现增长。
长江证券分析师刘舒畅表示,血塞通主要原材料为剪口三七,预计2014年投料的三七价格平均降幅在200元/公斤(80头三七价格已从2013年7月1000元/公斤的高点大幅下跌至目前的260元/公斤),按照今年昆明制药约400吨的使用量计算,三七成本下降幅度大概为8000万元,贡献的税后净利润约为6648万元(假设公司税率保持在16.9%).
光大证券分析师江维娜表示,三七成本占复方血栓通胶囊成本的80%,三七价格从去年最高的700元/公斤左右下降到400元/公斤,成本端下降导致众生药业毛利率提升。假设众生药业三七用量为300吨,按2014年采购均价450元计算,税后增加的盈利约为6300万元,增厚EPS0.17元。
电商平台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一路飙升的三七近期突然陷入暴跌,虽然缓解了药企生产成本压力,但对于供应方的云南三七种植农户们而言,其承担的风险却在不断地加大。文山种植农户张先生告诉记者:“三七价格市场风险很大,2012年行情还是挺好的,但自去年来行情慢慢就差了。今年以来我已经亏了几十万元。”
眼下,三七种植户要面对的现实是,三七供给量已经明显大于需求,并且可以预计的是2015年供需失衡的局面还有扩大趋势。这对于那些历经三年辛勤劳作的种植农户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对于他们来说,提前做准备来应对可能的价格下跌,成为当务之急。
有业内人士建议,可以将规模小、分散的三七种植农户整合起来,利用线上电子商务平台提前锁定三七价格,缩短中间环节、进行产地直销,“抱团取暖”增强抗风险能力。
据悉,有卖方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提前锁定三七价格,提高农户在价格大幅波动中抵御风险的能力,谨防“七贱伤农”。
而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及农户选择参与的是渤海商品交易所销售的三七。盘面数据显示,三七自2014年6月24日在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以来,价格呈现震荡下跌态势,截至8月27日,价格累计下跌58.25%。
据了解,目前参与三七电子盘交易的种植农户并不多,基本以贸易商为主。上述价格跌势明显反映市场对三七价格看空氛围较浓。
部分市场人士担心,三七电子盘价格不断下行,可能会拉低现货市场价格,对种植农户造成打击。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文山三七挂牌交易不仅有利于借助营销网络迅速向全国及世界推广,提升其品牌价值,也有利于稳定三七市场价格,通过透明的市场需求信息,引导农户理性种植,减少风险损失。农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