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间价格波动惊人
平淡无奇的外表掩盖不住炒作的火热。近几年来,三七已经成为市场炙手可热宝贝。
2008年至2012年间,三七价格一路狂飙,创造了无数财富神话。中药材天地网高级分析师陈庆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2008年一季度,120头三七每公斤仅仅53元左右。然而,受2009年云南产地干旱影响,价格迅速于当年攀升到330元,并于2012年年底达到720元。价格的上涨带动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供应也随之迅速增加。就在三七价格创出连续五年天价行情之后,2013年春季新品上市时,三七便走向了下坡路。今年上半年,价格短暂持稳在每公斤400元附近。但自7月底以来,市场开始惊现暴跌行情,至8月26日报价为每公斤200元,近一个月累计跌幅达33.55%。“此波价格下跌较市场人士预期有所提前,并与此前连续多年扶摇直上的价格形成了巨大反差。”生意社三七分析师薛海娟表示。
“产新期三七可能会继续下跌,现在不敢长期持货,就现在这种下跌行情,货源在手稍微多留几天就意味着亏本。”唐春吉介绍,自己主要是为药厂提供三七原料。“三七价格波动太大,现在药厂向我们采购也只是提前一周下订单。”
“2013年三七产新时期,1万吨的产量就会造成市场供过于求。市场预计2014年三七种植面积将达到30万亩,采挖面积14万亩,产量将比2013年还多,2014年将注定是三七产量大规模爆发的一年,行情整体走向暴跌是可想而知。”薛海娟悲观地表示,传统的三七产新期在每年10月份,中秋、国庆期间上市量最大,虽然目前距离产新期还有一个月左右时间,但价格已经提前出现暴跌了。
薛海娟表示:“随着产新期越来越近,不少产地农户唯恐行情更加不可接受,便提前进行采挖,以求减少损失。”据了解,当前文山产地三七干度不足,多为九成干左右。市场上陈货未消耗完,新货又陆续上市,不断打压行情。而产地之外的市场上,如安国药、亳州、玉林和荷花池等上市的三七,也随着产地低价新货的不断应市,价格一路直下。
“市场持货方对后市有恐慌心态,不敢长期持有,不少120头货源甚至当做无数头货源售出。”薛海娟表示,此时,虽然下游各大药厂、饮片厂库存已经不足,但预测2014年三七产新行情将大幅度跌落,购货积极性明显受到限制,宁愿随购随用,甚至选择“按兵不动”,等待更低的价格出现后再出手。
“此前几年三七价格直线飙升,吸引大量资金入场,随着三七价格暴跌,很多之前参与炒价的游资不断‘出逃’,‘小户’更是急于大量清货,这更是进一步加大了市面上三七价格的下跌速度。”陈庆表示。
不过记者了解到,当前准备抄底的资金也不在少数,因为价格已经接近成本了。薛海娟认为,目前距大规模产新期还有一定时间,不少下游药企看到三七行情遭遇暴跌,早有跃跃欲试出手抄底的冲动。此外,前期市场上撤出的炒作资金也准备再度杀回来。“2014年大规模产新的三七成本大约在150-200元/公斤,当前行情已非常接近这一价位,三七后市注定不会平静。”她说。
唐春吉认为:“经历了今年价格的大幅下跌,三七销售价格已经低于成本,估计部分农户继续种植三七的意愿有所减弱,不排除下一轮(三年之后)三七价格上涨行情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