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网站首页|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农业新闻网
2015最新温县铁棍山药销售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成果 >> 正文

回归麦田,坚守田野科研攻关

内容字号:
更新日期: 来源:农产品信息网 点击: 次  [打印] [收藏] [关闭]

2017年11月27日,一个普通的冬日。
  对地处西北杨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来说,一个好消息传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教授、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康振生教授,以其在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重大病害发生规律、致病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等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8名新当选院士之一。
  康振生1957年生于四川安岳,从小学到高中他都是出了名的“好学生”。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成为了“文革”后的首届大学生,1981年,康振生以优异的平时成绩和毕业论文年级第一名战绩,成为招生制度改革后学校首届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李振岐教授,开始了科研生涯。
  在李振岐带领下,康振生多次到甘肃陇南、陇东、陕西关中小麦条锈病发生重点地区开展调查。被称为“小麦癌症”的小麦条锈病是一种通过空气传播的低温真菌病害,是世界小麦生产的主要公敌之一,常造成小麦减产10%到30%,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小麦绝产。
  多年来,康振生带领团队以病原真菌与寄主小麦的互作关系为主攻方向,从组织学、细胞学、分子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寻找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小麦条锈菌年年频繁变化,而且变化总在中国西北地区发生?
  康振生带领团队成员踏遍甘、陕、川、滇四省的山山沟沟,坚持对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进行考察,经过大量田间跟踪调查研究,寻找自然条件下的小麦条锈菌在小檗上安营扎寨传宗接代的证据,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试验,最终获得了重大发现:有性生殖是我国条锈菌致病性变异的主要途径。小麦条锈菌正是在广泛分布于西北山区的灌木树叶——野生小檗上“生儿育女”,才使得新一代病菌成为小麦品种的“杀手”。2017年8月26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植物病理学年评》,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此外,康振生带领团队揭示了小麦赤霉菌的侵染途径与致病机理,明确了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时期,构建了赤霉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广泛应用,在赤霉病大流行防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年均挽回小麦损失28亿公斤,相关成果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康振生的团队中,没有“慵懒松散”的字眼,唯有“严谨求精”的追求。团队中师生相互讨论、甚至就某些学术问题展开激烈争论已是常态。不论是实验研究内容、方案、具体细节,乃至实验的失败和成功,研究生都要和康振生交换意见。他定期和研究生座谈,了解科研进度,并将自己了解的最新科研进展反馈给学生。康振生的率先垂范,带出了一支被业界誉为科研精锐之师的“康之队”。他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50多人、硕士生100多人,其中王晓杰博士论文被评为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人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科研成果多次发表在《自然通讯》《植物病理学年鉴》《新植物学家》《分子植物》《植物生理学》《分子植物与微生物互作》《植物病理学》等国际著名杂志上。
  “揭示条锈菌毒性变异的遗传与分子机理工作才拉开序幕,而这也将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展望未来,康振生教授踌躇满志:“我是从麦田里走出来的院士,必将不忘初心,回归麦田,继续坚守田野科研攻关,同时培养好年轻人,让他们做出更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农业新闻网

2017“河南最美乡村”宣传推荐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业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qq:330109733 电子信箱:help#n768.com(请把#换成@)
苏宁易购